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认清事理,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做到这些,就需要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使他们明白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子女的认识提高了,感到有必要这样做,他们才会自觉地按要求去做。启发诱导也符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他们受心智发展水平的局限,其分辨是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都较差,若不管其对问题是否理解,只一味地采取简单粗暴的填塞式的灌输方法,势必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家庭教育过程受阻,家庭教育目的也将落空。
具体来说,家庭教育中运用启发诱导法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1.谈话
父母有意识地同子女谈话,交流思想情感,了解子女的情况,提高他们的认识,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者鼓励子女提出问题,或者提出问题让子女思考,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启迪子女智慧,开阔子女视野;或者通过谈话给子女讲解道理,使子女了解社会道德规范,提高主体活动的自觉性。
2.讲故事
未成年人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和笑话,而且在听故事和笑话时,非常专心。利用生动、具体、形象的故事和笑话,来感染教育儿童,使其在笑声中、欢愉的气氛中受到启发,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发展其思维力、想像力、注意力、审美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
当子女对某些社会或道德问题有些看法,但又不甚明确、不太全面时,特别是在产生一些极端的看法和观点时,不要简单地采取粗暴的方式去解决,这时可以通过讨论、辩论,使其明辨真伪、善恶、美丑,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4.暗示
父母或是希望子女做什么、不做什么,或是防止子女出现过失或犯错误而用间接、含蓄的语言、表情或手势向子女传递某种教育“信息”,从而使子女迅速察觉、心领神会地按父母教育意图去行事的一种教育方法。暗示分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和自我暗示四种。家庭教育就是要形成子女积极地自我暗示的能力,以增强信心,获得进步。
5.表扬
父母根据子女的实际表现,对其思想、行为给以肯定的评价。少年儿童的自尊心较强,利用表扬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使他们取得的成绩得到巩固,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表扬要做到实事求是,及时准确;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使子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6.批评
批评可对未成年人产生一定的刺激,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以使他们更快地改正缺点和错误。但是,对子女进行批评,应采用和风细雨式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分析原因,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最好不要采用体罚、恐吓、辱骂等方式,以免过分伤害其自尊心,挫伤其积极性,使其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
总之,运用启发诱导方法,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方法要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要把握恰当的时机,要带着真挚的爱意,对子女以诚相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