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不德
教育资源分配不能老是锦上添花
康不德
2010年佛山中考提前批和第一批录取分数线近日公布,今年佛山一中首次新增的50个指标生名额在比正取分数线降低50分的情况下,仍有8所指标学校考生未达录取条件,自动失效,不再补录。指标生是佛山一中的首度尝试,主要是将50个名额分配到全市50所相对薄弱的初中,比正取生降50分录取。可惜,由于部分初中考生仍然未达标准,几个学位名额就此告废。
有家长对此质疑,认为很多未享受到优惠政策的考生分数甚高,却不能被录取,而8个指标生的名额却没被用上,造成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浪费。有质疑很正常,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质量的教育呢?但是规则就是规则,如果每每朝令夕改,便会使规则变得无法操控,最后规则趋于无用,而人的权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如果今天恢复8个名额的招录,那谁能够得到这8个名额呢?不少人势必为了这几个名额千方百计托关系。
教育资源很关键,在受教育人口较多的情况下,教育资源的分配不仅关乎教育公平,也关乎社会公平。一些人认为可以把分配给薄弱初中的名额拿回来,其实大错特错。薄弱初中的存在本身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表现,那里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无法享受到较为优秀的教育机会,在起点上已经输给重点初中、甚至是普通初中,佛山一中的做法不过是在招生时代替教育部门还薄弱初中一点点公平而已,算不得什么。至于那8个名额,是否该在薄弱初中内部解决,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因为照顾也是有底线的,如果为了照顾而可以不计分数,不计规则,照顾久了一定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我倒是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薄弱初中更多的扶持政策,而不仅仅是在招生名额上一个学校照顾一个,这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更关键的是让教育资源的分配能够稍微平均一点,不能总是优秀的教师、大量的财政拨款一股脑都流向优质中学,这样只能让学校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而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结果是大量的普通中学由于得不到相应的资源而日渐萎靡,而重点中学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能够把手里的学位变成“抢手货”。
在教育资源较为恒定的情况下,现行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一定会造成教育界的基尼系数过高,超过教育公平的警戒线。以农村学校为例,大量的农村学校缺乏好的教师,缺乏好的设备,甚至缺乏起码的教室,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生靠什么和城市学生竞争?无外乎是勤奋加天才,如果光勤奋而不够天才,或者光天才而不够勤奋,在和城市学生竞争的时候就很容易落败。为什么现在上大学的农村学生相对比例萎缩,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家庭财力的原因之外,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化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佛山一中分配了名额给薄弱中学,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当分配点优秀教师和财政拨款给薄弱中小学,别老是“锦上添花”,也要学会做点“雪中送炭”的工作。
作者系媒体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