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机构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好的活动场所,但仅靠早教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其原因一是时间短,一般每周一节或几节课;一是孩子不太可能参加所有的课程,一般只选择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课程,无法根据发展的关键期全面开发孩子的各项能力。很多家长都有一种错觉,以为花了很多钱,把孩子送进了早教班,就是万事大吉了。但是早教班再好,父母和家庭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才是最为重要和最为有效的。
误区:早教万事足
一些家庭从宝宝出生就开始考虑上早教的问题了,要不要上早教?如何选择早教机构?早教有用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反映了家长对早教的重视。“觉得宝宝在早教中心特别开心。”、“我的宝宝也上过早教,没感觉他学到什么东西。”……当你这样评价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对早教的期望过高了呢?其实早期教育的目的只是完善孩子的性格、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兴趣和特长上给予适当的指引,以备宝宝继续在有天赋的领域继续发挥特长,便于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总的来说,就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各方面都没有因为教育或是重视不足而留有缺憾。
早教真的能促进宝宝全方面的发展吗?在字面意义上,也许家长都清楚早教跟家庭教育是有区别的,但在实践中,不可否认有的家长希望早教能替代家庭教育的功能,存在“早教万事足”的押宝心态。但是这是不可取的,孩子只有一对父母,早教班的老师再厉害,孩子也是自己的,他们永远取代不了家长的位置,所以任何教育都需要家长们的配合,不管孩子上不上早教班,这种教育付出,家长们千万不能偷懒。
结合:早教不足,家教补充
早教机构课程有不同侧重点,有的课程是为了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例如蒙氏教育是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训练,培养宝宝的观察、分类能力及注意力等;一些双语课程则是通过语感训练等,培养宝宝习得外语技能。有的课程侧重点是宝宝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例如亲子园的课程,以游戏活动居多。但是孩子都是各有特色的,即使早教班课程设置再丰富,也总有挂一漏万之处,孩子独特的天赋早教班也许并不能发现,这时候家教的作用就出现了。
不管是哪一类课程,都不可能满足宝宝的全部发展需求。例如希望促进宝宝智力发展,爸爸妈妈就倾向选择第一类课程;更注重宝宝开心快乐地成长,爸爸妈妈就倾向选择第二类课程。早教课程无法满足的部分,例如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家庭教育来补充。而且大多数早教都是每周两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左右的时间,家长们真得相信孩子们通过这几个小时的玩耍就能得到某方面技能,或是从此养成什么习惯吗,家长们当然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提问、游戏、小测验来巩固早教班的教育成果,或是亲自对孩子进行教育,额外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
方法:教育要摸着石头过河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是有过程的,过程的快慢有其内在规律,而且这个快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如农作物的成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阶段一样,如果忽视儿童生长的需要和时机,急于得到生长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拔苗助长”的不良后果。教育不能急躁,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最恰当的教育方法的过程,就像摸着 石头过河,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只有找到了最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早期教育的重点主要是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在西方流行一种“早期银行论”,是指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好像是往他们的神经银行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受益越大。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关键是让他们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童年的乐趣。
影响:家教的深远影响
早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溺爱型的父母导致孩子形成骄横、执拗或懦弱、自卑的性格;放任纵容形的父母导致孩子冷漠、无责任感,等等。如果父母不注重言传身教,随意贬低、威胁、打骂孩子,即使给孩子最好的早教课程,他也难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如果爸爸妈妈不能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早教班管教,不仅对孩子的智商、情商发育有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家庭关系,有碍家庭凝聚力的养成,耽误家长和孩子亲密关系的培养。当然,除了家庭教育,宝宝同样需要同伴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学习,上早教确实为宝宝认识同龄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早教≠家教,希望家长们结合两者之长,给宝宝最好的教育!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